一次炒股加杠杆怎么申请股票,有“氢弹之父”之称的美国知名科学家爱德华·特勒博士请教一位台湾明史学者:“在明朝那个时候,中国有可能建造那么大的木造船只吗?”这里的“木造船只”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郑和宝船,比哥伦布船队中最大的圣玛利亚号船要大近百倍。这位资深明史专家引经据典的答复似乎没能消除那位严谨的科学家的疑惑,而这种疑惑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i1.go2yd.com/image.php?url=0TNhG0lsHN
《明史》中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那么,这是多大的船呢?有专家根据福州发现的一把明代雕花尺,认为明代一尺是0.283米;也有专家根据“明工部营造尺”的记载,认为一尺是0.317米。所以,宝船的长度从117米到151米不等,排水量也从一万多吨到三四万吨不等,最高测算达到五万多吨。无论如何,如果这个尺度的宝船确实存在过,那么即便在今天也毫不逊色一—被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列为世界第三的中国海军,万吨以上的舰船也仅有3艘。
“宝船”规模之巨
2006年,重建郑和宝船的工作在宝船的原产地南京启动,计划于2008年完成。但时至今日,宝船仍未能下水,主要原因是船材匮乏。宝船完全建造完成,用掉的木材将超过5000立方米,而这些船材全部来自马来西亚,这些树木的寿命一般都在80年左右。木船的龙骨、肋骨、船舶等部位都需要天然弯曲的木料,这样的弯木要在几百根里才能找到一根。工作人员要在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原始森林里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寻找。因为规模太大,寻找困难,宝船重建工程一度停工3年。
此次重建的宝船总长约71.1米,排水量1600吨,远比文献资料中宝船小。建造这样一艘船,仅仅寻找船材已经异常困难,那么建造排水量万吨以上的超级木船更是不可想象。
我国现存体量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故宫太和殿,是当时明永乐帝施政办公的大殿,长63.96米,宽37.2米。史料记载的大号宝船仅上面的二、三两层即长80米、宽36米,面积超过太和殿很多,宝船总体量是太和殿的3倍以上。对太和殿的建造要求主要是稳固就可以了,而郑和宝船要经受各种风暴海浪的冲击甚至暗礁碰撞的考验,两者的强度要求和施工难度相去甚远,所以,建造一艘宝船的工程量要超过太和殿3倍。
紫禁城是从永乐四年开始正式营建的,到永乐十八年才建成了这组在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群。这座倾全国之力建造的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它的总面积不过是10艘宝船上层甲板的面积,建62艘宝船可以把紫禁城重建好几次。或者换个说法,等62艘宝船全部建成,郑和恐怕已经驾鹤西去了。
不沉的“宝船”
1961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港内打捞出一艘叫瓦萨号的古代沉船。这艘长69米、排水量1210吨的巨型木帆船完好地保存了95%的原始船体。如果能打捞出一艘全尺寸的郑和宝船,那些对史料真实性的怀疑自然会烟消云散。
让时光回到现代,排水量达6.6万吨级的泰坦尼克号在首次航行中就撞冰山沉没;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排水量2.2万吨的跃进号也是首航即触礁沉没。操纵性、适航性、导航技术远逊于现代舰船的郑和那62艘超级木帆船,远洋航行七次,每一次都能安全返航,这是真的吗?
信史不容易见精彩
官方史料《明史》称“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这个说法本该有它的权威性,可是这个《明史》对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记载,居然六次出现错误。另一本被专家学者大量引用、津津乐道的书,是明人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书中关于宝船的记录非常细致,而且对尺寸、功能描述详尽。但这本书毕竟是一部“演义”,鲁迅先生把它列为《西游记》《封神演义》之后的第三部神魔小说。在此书中,郑和被演绎成一只蛤蟆精,宝船的建造居然是时光穿越一千多年,由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神助而成!
南京龙江船厂被认为是郑和宝船的建造地,当地甚至耗巨资兴建了宝船厂遗址公园。而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龙江船厂志》却无宝船的任何记载,仅有“海船已革,制度无考”8个字。
1947年炒股加杠杆怎么申请股票,《东方杂志》43卷发表了一篇题为“郑和下西洋的船”的文章,作者管劲丞是最早质疑郑和宝船的学者,他在文中感叹:“中国史书的不易读和信史不容易见精彩,我们都可以从这里看出来了。”以梁启超先生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为发端,郑和渐为人所知,而对宝船的质疑虽未间断过,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都更愿意相信“宝船”的存在,这个说法甚至被收入全国发行的“人教版”历史课本中。
太和殿宝船明史郑和排水量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